如果说有一种坚果万物皆可搭,腰果一定会积极举起小手手!无论是作为零食、药用,还是腰果炒虾仁、西芹百合炒腰果、腰果鸡丁等令人垂涎三尺的餐桌美食,腰果总能以C位之姿不落于后。

跻身世界公认的四大坚果之一,腰果的高营养同样备受追捧。

《本草拾遗》说“腰果仁主治渴、润肺、去烦、除痰”。《海药本草》也称其“主烦躁、心闷、痰鬲、伤寒清涕、咳逆上气”。

据统计,一颗腰果里的油酸占总脂肪酸的67.4%,亚油酸占19.8%。

营养界把油酸称为“安全脂肪酸”,对人体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实验生物学年会上,宾夕法尼亚大学克里斯艾森特教授在实验中也得出结论,油酸利于降低总胆固醇、有害胆固醇,却不降低有益胆固醇,是高血脂、冠心病患者的食疗佳果。

亚油酸则属于无法依靠人体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的必需脂肪酸,能帮助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大脑和视觉发育。

另外,腰果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仅次于芝麻和花生,能有效补充体力、消除疲劳。因为形似人体器官—肾,腰果也被很多人当作了补肾佳肴。(ps:这一点目前并无科学研究的佐证哦~)

但是一个爱腰果党和不爱腰果党看了都会沉默的事实是:作为腰果树的精华结晶,腰果生来就带着腐蚀性的毒素,而且部分人食用后会产生恶心、发痒等症状,让人不禁疑惑:腰果能算得上健康美味吗?

诚然,从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营养圈专业人士和科研人员早已站队腰果的高营养价值,但营养之外,腰果还有哪些真相,我们今天就来全面聊一聊。

第一点,腰果真的有毒吗?答案是:是的!

回到腰果还没有被采摘加工的“原生状态”,我们会发现,真正的腰果与我们平日所见差异真的太大了:一颗形似雾莲或者苹果的果子尾巴上“坠”着一个棕色小果,在植物界这被称为“一果两型”。

换句话说,腰果主要由“假果”和“真果”两部分组成,“假果”由花托膨大而成,水分充足,十分绵软,但口感清甜,“真果”才是腰果树的种子,也就是我们吃的坚果——腰果。其实,“假果”和“真果”都是可以食用的,不过“假果”采摘后一天内就会变质腐烂,不适合长途运输,因此我们很难见到。

而腰果果实的毒素,则潜藏在“真果”外壳中。新鲜腰果的外壳不算坚硬,但没有人敢徒手剥除,主要是害怕流出的壳汁水,这里面含有一种强烈腐蚀性的物质——多酚和阿纳卡酸,直接接触皮肤后会引起烧伤,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只有处理掉这层有毒外壳,我们才能吃到藏在壳内的、滋味诱人的腰果。早期果农们将新鲜腰果采摘回家后,一般会先将腰果放入锅炉中进行高温熏蒸,去除腰果壳汁中的部分毒素,在经过消毒、杀虫、杀菌等过程,去掉外壳,现在则一般采用机器去壳,让加工腰果的过程更加安全。

那部分人食用腰果后会出现不适反应,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在于腰果含有多种过敏原,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在食用腰果后会感到恶心、瘙痒等症状。所以如果你是易敏感体质,第一次吃腰果时最好先试吃1-2颗的量,如果没有过敏症状再大快朵颐。

值得一提的时,采摘下来后没有经过处理的生腰果最好不要吃。因为此时腰果里含有一种漆酚成分,这是一种会导致皮疹的树胶,部分人群对芒果过敏就是因为含有漆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huisuana.com/hhsyl/12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