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油鸭蛋宴嘉宾

文/高虹潘艳红

从抚松镇驱车延国道往西南方向行驶,至16公里处有一座桥,桥横跨在头道松花江上。桥东便是汤河口村,桥西是通往白山市的方向。

汤河口村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依山傍水,风光秀美。虽然四面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峦,却毫无压抑感。头道松江蜿蜒从山脚下流过,像一条玉带镶嵌在汤河口村西边,江西便是靖宇县的地界了。

听老辈人讲,上个世纪40年代,祖辈靠放木排维持生活。一日,从松花江上游放排经过此地,发现树木郁郁葱葱非常茂密,于是便决定在这里伐木。到了晚上,他们就把脸盆裹上一块布,布中间挖开一个洞,然后把盆子放在江里,不久盆子里便全是鱼。把土篮子放在江里,早上提起,满篮子里都是蝲蛄。春秋两季时,蛤蟆到处都是。祖辈发现这是块宝地,于是便在这里安家创业。原汤河口村建在江南(汤河口遗址处,现汤河口村东南米,头道松花江与汤河交汇处),后迁至此地,故取名“汤河口”。汤河口从建村时几户人家发展到现在多户,凭借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丰富多样的资源,已经养育了五六代人。

每天天刚蒙蒙亮,“嘎嘎嘎”的叫声如同闹铃催促着人们早起。生活在汤河口村的村民们早已习惯这鸭子的叫声,各家各户便按时起床,打开鸭舍。一个个鸭子扑棱着翅膀欢快地从鸭舍走出来。它们很有规律地排成队,在头鸭的带领下一扭一扭扑向松花江。到了下蛋季节,鸭子入江后,村民便从鸭舍里把鸭蛋捡出来。

汤河口村的鸭蛋不仅蛋大,而且蛋黄红彤彤的,煮熟后蛋黄油直往外流,人见人爱。改革开放以前,人们日子不富裕,每家几只鸭子一年也下不了多少蛋,腌制起来逢年过节解解馋或招待客人。不像现在,人们想吃什么,只要有卖的就能买得到,鸭蛋在村民的饭桌上已成家常便饭。汤河口的村民绝不买外来人卖的鸭蛋,只食用自家的鸭蛋。因为汤河口村的鸭子是靠松花江养大的,江里的鱼虾是鸭子最肥美的食物。鸭子从早晨放出去,太阳不落山不会回家。鸭子认道,从哪里出去一定还会从哪里回来,一个也不会落下。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发家致富,各显其能,养鸭自然成为一种途径。孙民贵夫妇是村里的养鸭大户,养鸭近百只。他们养鸭的技术纯属祖传,每年三月,这两家便做好了孵小鸭的准备。

以前孵小鸭全靠老母鸡(母鸡抱窝时捎带着孵化),一窝里放不下几个鸭蛋,鸭子自然多不到哪去。现在村民经过不断摸索,研发出一套手工孵化鸭子的方法和技术。像孵化小鸡一样,首先是选择外形匀称、中等个头的蛋。人工孵小鸭的原理与母鸡孵小鸡相同,也要絮窝。絮窝的材料选自生活和生产中的用品。腾出一铺炕作为孵化的温床,找几块木板做成一个长方形的框,炕做框底。再选择一个大于木板框的塑料袋子密封好,往塑料袋子里注水,在孵化的过程中不能漏水。注满水的塑料袋子放在框内,高度不能超过框的一半。把鸭蛋依次按序排放在水袋上(这个过程叫装蛋)。蛋与蛋不能上下重叠,只能平放。人工孵化还有个诀窍就是“照蛋”(相当于人工体检),以前是用手电筒照,一只手拿手电筒,一只手拿蛋,又累又不方便。现在村民发明了一种工具箱,省事多了。用边长25公分的正方形纸盒或保温箱,在上面和侧面各挖出一个圆形洞,相当于一个暗箱。一个40瓦的灯泡扯上电线接好电源,从上面洞口放进去,到从侧面的洞口刚好可以看见的高度。照蛋的目的是查看蛋壳里鸭子孵化的进程和生命的质量。照蛋多在晚上,把屋子里的照明灯关闭,保留工具箱里的灯亮着。灯光从侧面的洞射出,通过洞口的强光照射可以看到蛋壳里的一切。鸭子孵化的时间是28天,成活率关键在于温床的温度,不能低于38摄氏度,不能高于39摄氏度。过去买不到温度计,村民全靠手感感知温度,现在有温度计了,更便于调控温床。每天每3、4个小时要给每个蛋翻翻身(村民叫“模棱模棱”),使蛋壳受热均匀。可别小瞧这人工孵化,一铺窝可以装几百个蛋,各个保证成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村民也用这种办法孵小鸭,没少费功夫到头来却没孵出多少。孙民贵夫妇是村里养鸭大户,每年到了孵化季节,他们不但孵化出自家养的鸭子,还帮带其他村民孵化。他们孵化的鸭子成活率高,深受村民喜欢。当年的鸭子称为小鸭,转过年来的鸭子为老鸭。老鸭一般在2、3月份产蛋,产蛋期为4—8个月。松花江天然的资源为鸭子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使汤河口村的鸭蛋供不应求。每年到村里来收购鸭蛋的人很多,每只鸭蛋2元钱,孙民贵家的鸭蛋足不出户就被预订。汤河口村流油的鸭蛋有口皆碑,成为村民赠送亲朋好友的贵重礼物。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富饶的长白山同样也为汤河村提供了丰富的野生资源。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正是各种山野菜繁盛季节。大叶芹、广东菜、猴子腿、刺嫩芽、刺五加等十几种山菜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勤劳的村民早起采摘,下午下山,每天收入几百元钱不成问题。山菜告一段落之后,细辛、川贝母、党参……各种药材相继出土,村民范志江每年收购“九叶草”就能赚几万元钱。

春季,万物复苏,村民抓住一切时机发家致富。村文书熊传宝却找到了另一条致富道路。7年7月,熊传宝开办了抚松县恒韵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花卉苗圃。苗圃占地面积63亩,设施农业6.5亩(盖大棚)。主要培育一年生的孔雀草、万寿菊、四季海棠、一串红、吊兰、鸡冠子、大丽花、小丽花等,多年生的萱草、月季、石柱、福禄考等。全年销售额25万元左右,纯利润6万多元。每年正月开始育苗,3月份将育好的小苗移植到秧钵中,5月开始出售。熊传宝的苗圃花卉品种多、质量好,除了供应抚松县地区园林建设和环境美化,白山市各区域也慕名前来订购。熊传宝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村民一起走向致富的道路。每到花苗分钵时,仅靠公司里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熊传宝便以每天元的工钱在村里招募工人。这些工人多是村里农闲在家的妇女,一个季节下来收入也很可观。

在汤河口村,只要你闲不住,漫山遍野都是财富。又是一年金秋时,五花山色彩缤纷,就像被魔术师点化了一样,红的像火,黄的似金,绿的如玉,纵横交错,斑斓炫目,美丽极了。这个时节,山葡萄、圆枣子熟透了,松塔、榛子饱满了,冻蘑、珍蘑开采了,蛤蟆下油了。山野里飘荡着果实的清香,村民又要开始忙碌“秋收”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huisuana.com/hhstp/10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