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丨古人的元旦这样过
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元、旦合起来,比喻一年的岁首,也就是一年开始之日。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 其实元旦的历史由来非常久远,我国史书中对元旦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晋书》当中。据《晋书》记载:“颛(zhuān)帝以孟夏正月为元。” 上古时期的颛顼(zhuānxū)氏,把农历夏天的第一个月,定为新一年的开始。也就是说,那时候的元旦,就是农历夏天的第一天。到了夏朝的时候,元旦定在了正月初一,可商朝又变成了腊月初一,周朝的时候则是十一月初一,秦朝的时候则认为“十全十美”是最吉利的数字,所以定为十月初一。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当时就沿用了夏利将夏利里面所称的正月初一规定为元旦,这种叫法一直从汉武帝时期延续到清朝末年。 那么各朝各代都有哪些庆祝元旦的方式呢? 先秦时期,主要以“傩戏”nuóxì为主,“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先秦时期傩戏场面一般都很大,要用名穿皂服的少年,手持大鼗(táo,即拨浪鼓)助兴,有戴面具披熊皮的各种方相与十二个年兽一同起舞;最后由骑兵驱赶着用木头制做的代表疫病的各种年兽的雕像扔到洛水里烧掉。其中周代主要以祭祀迎春、鞭打春牛的活动,来庆祝元旦,旨在保佑来年土地大丰收!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 汉朝的元旦就除了传统的傩戏(nuóxì)之外,汉武帝还发起了个“大朝会”,也称“正旦大会”。歌舞表演,杂技魔术,应有尽有,就好像现在的春节联欢晚会。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唐代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除了把之前历朝历代的元旦习俗都继承了之外,似乎更加注重吃饱喝足,据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记载:“唐岁时节物,元日则有屠苏酒、五辛盘、胶牙场。”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南宋时期庆祝元旦的方式比较简单。据《梦粱录》记载,南宋的人们在元旦这一天不论男女老少,把旧桃符换上新桃符,然后穿上漂亮的衣服,走亲戚访朋友地相互拜年,表示祝贺。除此之外!据南宋初年的王楙在《野客丛书》中记载:当时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私营的工厂作坊,都要放假七天。由此则可以看出,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有多么繁盛! 明清时期元旦被认为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在元旦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爆竹,穿新衣!亲友互相串门询问身体是否安康,如果家中有年长的老人,一家人则会选择在这天来为老人请安问好。然后一家人就开始忙碌,吃一顿团圆饭,就算庆祝新年。 元旦在我国古代属于重要节日,过元旦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看了历朝历代庆祝元旦的方式,你更喜欢哪个朝代呢? 摄影|回形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文自网,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huisuana.com/hhsyy/10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德辅案评跨境破产案件及关于维好协议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