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学丨方剂学四
授课老师丨赵黎 习题编辑丨陶文娜 笔记整理丨贾林娜牛阿娜 图文编辑丨潘娅玲 “祛暑剂 ” 祛暑解表剂 香薷散 香薷去土(克),白扁豆微炒(克),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熟(克)。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阴暑。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君)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为夏月祛暑解表之要药。 (臣)厚朴:燥湿运脾,下气除满。为行气除胀之要药。 (佐)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辛温芳香以解表,苦温燥化以和中。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 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温里剂 ”温中祛寒剂 理中丸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9g。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1.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喜铵,呕吐便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面色?白,气短神疲,脉沉细或虚大无力。 3.中阳不足,阴寒上乘之胸痹;脾气虚寒,不能摄津之病后多涎唾;中阳虚损,土不荣木之小儿慢惊;饮食不节,损伤脾胃阳气,清浊相干,升降失常之霍乱等。 (君)干姜:温脾暖胃,助阳祛寒。 (臣)人参:益气健脾,补虚助阳。 (佐)白术:健脾益气以助阳,燥湿运脾以助生化。 (佐使)甘草: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辛热甘苦合方,温补并用,补中寓燥。 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黑姜, 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小建中汤 饴糖(30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甘草炙(6克)。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脘腹拘急疼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兼见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舌淡苔白,脉细弦。 (君)饴糖: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臣)桂枝:温助脾阳,祛散虚寒。与饴糖相伍,辛甘化阳,温中益气。 白芍:滋养营阴,以补营血之亏虚;柔肝止痛,与饴糖相伍,酸甘化阴;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阴阳。 (佐)生姜:助桂枝温中散寒。 大枣:助饴糖补中益气。 生姜、大枣合用,可调营卫,和阴阳。 (佐使)甘草:益气补虚,缓急止痛,助君臣以化阴阳,调和诸药。 辛甘酸甘合化以调和阴阳;重用甘温质润以抑木缓急。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藏,虚劳腹痛服之 回阳救逆剂 四逆汤 组成甘草炙,二两(6g)干姜一两半(6g)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15g) 回阳救逆。 1、少阴病,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2、太阳病误汗亡阳者。 (君)生附子:温散寒邪,回阳救逆 (臣)干姜:温中祛寒,助附回阳。(佐使)炙甘草:补脾益气,以助温阳,且可缓解生附子辛热燥烈及毒性 大辛大热以速挽元阳,少佐甘缓防虚阳复耗 1)对真寒假热者,为防热药格拒,汤药可冷服以行反佐之法。2)真热假寒证禁用本方。3)血虚寒滞之厥逆非本方所宜,热厥禁用。 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 腹痛吐利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温经散寒剂 当归四逆汤 组成当归三两(9克)桂枝去皮三两(9克)芍药三两(9克)细辛三两(3克)通草二两(6克)大枣二十五枚(8枚、擘)炙甘草二两(6克)。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君)当归、桂枝:温经散寒,养血补虚(臣)细辛:协桂枝温经散寒。白芍:养血和营,既助当归补益营血,又助桂枝调和阴阳。(佐)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补虚。(使)甘草:调和诸药 辛温甘酸并用,温通不燥,补养不滞。 1)本方只适用于血虚寒凝之四肢逆冷,其它原因之肢厥不宜使用。 2)湿热痹痛者禁用本方。 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草通草施, 血虚寒厥四末冷,温通经脉最相宜。 习题精选 1 香薷散的功用是() A.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B.解表散寒,化湿和中 C.祛湿解表,化湿和中 D.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E.以上都不是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2 香薷散主治证为() A.阴暑证 B.阳暑证 C.暑湿证 D.暑温证 E.暑热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3 用于治疗夏月伤于寒湿的阴暑证的首选方剂是() A香薷散 B清暑益气汤 C清络饮 D桂苓甘露散 E六一散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4 治疗暑热夹湿证最适宜选用的方剂是() A霍香正气散 B香薷散 C生脉饮 D六一散 E白虎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5 理中丸的组成药物是() A人参、生姜、炙甘草、白术 B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 C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D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 E人参、白术、炙甘草、大枣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6 四逆汤所治厥逆的发病机理是() A阳气内郁不达四末 B肝郁气滞 C肾阳衰微,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D元气大亏,阳气暴脱 E血虚寒凝,阳气不得温通四末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7 患者四肢厥冷,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细微。治宜选用() A四逆散 B四逆汤 C当归四逆汤 D理中丸 E真武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8 小建中汤与大建中汤共同的药物组成有() A桂枝 B干姜 C芍药 D饴糖 E人参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9 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方剂是() A理中丸 B阳和汤 C小建中汤 D大建中汤 E吴茱萸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10 当归四逆汤的君药是() A桂枝、芍药 B当归、芍药 C芍药、细辛 D通草、当归 E当归、桂枝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11 祛暑剂具有的作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祛除暑邪 12 温里剂可以分为、、三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13 当归四逆汤主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血虚寒厥证 14 香薷散中白扁豆,兼能渗湿消暑。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健脾和中 15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均治“四逆”,其病机与临床证候有何区别?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当归四逆汤、四逆汤、四逆散三方均以“四逆”命名,主治证中皆有“四逆”症状,但其病机与临床证候却迥然有别。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肘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邪在经不在脏,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临证当详细辨明。 习题答案由16针推3班新媒体第一组提供,如有错误请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对我们有任何好的建议也可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哈。 ——16针推3班新媒体小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huisuana.com/hhsyf/10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五一rdquo欢迎来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