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立夏过后,以中医的角度

我们就要开始格外注意

“水湿之邪”了

“水湿之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大敌

那么什么是水湿之邪呢?

“水湿之邪”

就是因为种种原因,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法排出体外,导致阻碍了气血的运行,引起身体的各种问题。

TALK

ChineseMedicine

andCulture

西医里没有“湿气”这一说法。中医凝聚了上千年中国人的智慧,传承下一些特定节气和环境导致的小病症的处理方法。“湿气”就是其中一种。

湿

湿气分两种,“内湿”和“外湿”。

外湿就不多赘述了,主要是环境导致的,比如说气候潮湿、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

可能会出现头胀胸闷、身重而痛、发热乏力、关节酸楚沉重、活动不利等症状。

今天,大同重点想说的

是内湿——“水湿之邪”

至于内湿,是体内正气不足所生。

现代人大多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再加上情绪不佳,压力很大,导致肝气郁结,横逆克脾,因此现代人脾胃问题很大,而脾胃属土,土克水,在脾土损伤的时候,无力运化水液,所以水湿泛滥。

再加上现在很多人消耗过度,导致肾气不足,肾阳虚衰,这种水液失控情况会更加严重,这就是内湿。

湿气自测表

看看你是不是湿气重?

1、看起床时的状态

头部昏沉,头发也很容易出油。感觉头部像被“湿毛巾”或“湿帽子”裹着一样,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小腿发酸、发沉,也是体内有湿气的典型特征。

2.看便便状态

如果如厕时,大便黏腻、粘马桶,可能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3.看舌苔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薄白的舌苔。

湿气重的舌头,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满布,水滑,甚至舌苔厚腻。

4.皮肤

湿气重的人,经常会感到皮肤痒痒的,用手抓会出现红色凸起,像被蚊虫叮咬了一样。

实用便捷祛湿小妙招

第一招

五谷杂粮食疗法

是药三分毒,中医更推崇以饮食和调理作息来达到养生的效果。运用五谷杂粮来补脾,而达到祛湿目的的药食同源之法,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千万不要小瞧这些药食同源的食材,比如怀山药、莲子、薏米、芡实、黑豆、赤小豆等等,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这些食材,既能补充膳食纤维,又能达到很好的祛湿作用,简直事半功倍!

推荐食谱:红豆薏仁水、陈皮茶

重点推荐:药食同源四神汤

制作方法:

1.洗净油脂的猪小肠g,茯苓10g,山药30g,芡实25g,莲子30g,盐少许(3~5g),米酒15ml

2.将准备好的所有药材放入锅中,加1升清水煮沸,然后放入切好的猪小肠,小火慢煮30分钟。

第二招

艾灸穴位法

第三招

家庭通用版——自制三伏贴

制作方法:

食材:延胡索20克,白芥子10克,甘草7克,细辛15克,甘遂10克,姜汁和蜂蜜适量;

1.延胡索、白芥子、甘草、细辛、甘遂打磨成粉备用;

2.加入适量姜汁和蜂蜜,搅拌至黏糊团状;

3.捏出小圆团装入空白贴即可

详细教程可点击下方视频观看

也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huisuana.com/hhstp/10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