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也开始流行减肥了
就像人体一样,为了在某个时期达到某种目的,会对体脂进行控制,并使其保持线条感;而汽车其实也一样,为了降低排放和油耗,以及提高加速的能力,工程师们挖空心思地去“偷轻”,铝合金、碳纤维材料以及复合材料通通都出现在了汽车的车身结构上 有数据表明,如果汽车的整备质量每降低10%,那么燃油经济性便可以提高6%~8%,更直白的说,汽车的整备质量每减少kg,那么每百公里油耗则可以降低0.3~0.6升。事实上,汽车整备质量降低还能提升车辆的行驶性能——同样动力的发动机,能带来更快的加速性能,同时还可以改善尾气排放。 一直以来,汽车厂商对于汽车轻量化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并非是出于对能源危机的思考,而是从根本上提升汽车的性能,推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就像人体一样,减脂以后整个人会更加精神,而且生活的品质会得到提升,生活半径也会扩大。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德国Setra(原凯斯鲍尔)汽车公司借鉴飞机骨架的设计想法,在现代化的客车设计上首次采用全封闭的车身结构,将底盘和车身骨架融合在一起,这是世界客车界最早的全承载式大型客车。从性能上来看,全承载式车身具有安全性能高、舒适性好、整备质量轻、经济性好等特点。从此以后,德国的Neoplan、MAN纷纷效仿Setra,先后推出了全承载式车身客车。 承载式车身完全可以看作是早期的汽车轻量化,在商用车领域,客车(包括轻型Van)也是最早采用承载式车身的车型,像货车由于载重的需求,还必须保留沉重的大梁。在乘用车领域,轻量化的进程就要更早了。在年的时候,道奇就开始批量制造金属车身汽车,摆脱了木制车身结构,这也意味着汽车在随后百年的时间里开始了逐步的进化。到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雪铁龙的TractionAvant已经具备了前轮驱动、承载式车身和前独立悬挂等先进的技术特征。而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欧洲的汽车工业因为安全、环保等法规的不断完善,汽车厂商开始对轻量化越来越重视,像我们熟知的铝合金发动机、铝合金悬挂摆臂、铝合金车身、复合材料车身覆盖件、轻量化内饰甚至碳纤维轮圈,都是为应对轻量化而诞生的新事物。车子越轻,跑得就越快,经济性自然更好,现在这是人们最在意的事情。 减重从发动机开始 有一种说法是,“车头轻了,转向就灵活了”。这大概是汽车媒体从业人员长期测试试驾车总结出来的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普通的家用轿车结构上,大约50%~60%的重量都集中在车身前部,所以制动系统的设定也是70:30的前后关系。而关系到车头重量的关键,就是发动机自身的整备质量了,汽车轻量化的实施应该从车头开始。 传统的铸铁缸体发动机因为重量大、经济性差,逐渐在汽车领域被铝合金材料制成的缸体所取代。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时候,铃木G、K系列(G13B、K14B)和本田D系列(D16)发动机就已经开始使用铝合金缸体了。虽然从物理学上来看,铝的质量小于铁,但铝材料本身很软,抗压能力较差,所以需要在做成成品时添加其他金属来增加强度——于是我们接触到的汽车发动机缸体,其实都是铝合金材料制造的。早期的发动机缸体和缸盖几乎都是由铸铁材料制造的,尽管铸铁缸体和缸盖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用性,而且成本更容易控制,但在轻量化面前显然不具备优势。从铸铁到铝合金,再引入复合材料,发动机的缸盖、缸体、进气歧管甚至油底壳、活塞等部件无所不进行着“瘦身”运动。从重量上来看,铝合金发动机相比铸铁发动机,在相同排量和气缸数的前提下,可以减重10%~20%左右,这对提升经济性至关重要。 而另一种发动机轻量化的方式,就是小排量、涡轮增压化,尤其是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1.0T、1.2T发动机,其动力已经达到了1.8、2.0升自然进气发动机的水准,并且小型化的发动机还将三缸结构重新带回到市场来。实际上,三缸机“死灰复燃”是源于欧盟在年2月份发布的法令:到年欧盟范围内所销售的95%的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水平须达到每公里不超过95克。如果到时不达标,就要受到重罚。 三缸发动机的劣势大概读者朋友都知道,由于少了一个气缸,进气量减少了,因此三缸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不如四缸发动机。尤其在低转速、涡轮还未完全介入前,发动机的扭矩较弱。此外,抖动问题也是消费者普遍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huisuana.com/hhsyf/8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度专稿ldquoVrdquo型
- 下一篇文章: 便民通丨4月27日最新招聘求职,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