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冬至,阴阳变化新一轮的开始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插秧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如同“除夕”,冬至相当于如今的“春节”。商朝、周朝、秦朝,都曾把冬至设为“岁首”。汉朝开始设定为“冬节”,朝廷休假,民间歇市。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神祀祖,家人团聚。 因为经济发展,农耕向工业文明过度,历法失去了原有的重要性,人们将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从“冬至”转移到了“元旦”,最后定到“除夕”和“春节”。 传统的二十四节气里,冬至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冬至通常在每年阳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太阳黄经为°。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23°26′S),我们北半球在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这一天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接下来的节气就是一年当中最冷的小寒和大寒了。从冬至开始算起,数九寒冬正式降临。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延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中医讲:冬至一阳生。冬至以后,日影渐短,按理说阳光越来越接近直射,天气也会越来越暖和。然而,数九寒天却是从冬至开始计算,人体感觉天气是越来越冷,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太阳的热力最先作用在赤道附近,赤道升温,火曰炎上,热空气上升,导致热带低气压,也就是接近赤道的地方,空气不够了。水曰润下,寒有凝结收引向下的作用,这时候寒冷空气在海拔比较低的空气层开始南下,所以北方会越来越冷。但是随时日照时间渐长,日照角度逐渐接近直射(90°),地气在回暖。等到北方地区地气也回暖时,这时候冷空气就会减弱,变成吹面不寒杨柳风。地气的变化,实际上在冬至以后,就能从物候上感受得到,比如草木萌发,比如梅花、迎春花,都是顶着寒风开放,因为地下已经开始回暖了。 《素问·脉要精微论》: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如果把天地循环分为天(高空)、地表(及接近地表的空气部分)、地下三部分,冬至一阳生后,天和地下的温度已经开始有回暖趋势,地表因为冷空气的流动,在数九寒天里地表会更冷。人生活在地表,自然会觉得冷。 明白了冬至一阳生的道理,就能理解气候和物候的变化。 气候现象,如降雪、冰雹,需要水滴在降落过程中,不断冷却,低于0°C以后,水才能从液体转化成固体,以雪和冰雹的形态降落人间。现在是暖冬,小雪和大雪节气即便不降雪,春节前后也会有一场雪,这也验证了冬至以后会更冷。 来看一看冬至三候吧 一候蚯蚓结 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古代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麇角解 麋,形大泽兽也,属阴,角支向后,与水牛一同。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解。解,角消融也。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角解矣。是夏至阳之极,冬至阴之极也。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麋生活在水泽中,为属阴之兽,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冬至第六日起麋角开始退落,冬至时阴极阳生,麋感到阳气,头角也自动脱落。 三候水泉动 古人讲“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冬至一阳生于地下,水得阳气而动,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有了一丝温热。 冬至日吃饺子、汤圆,你还了解哪些习俗?冬至吃饺子,和医圣张仲景有关。张仲景在告老还乡退休的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天,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回家后,他研制“祛寒娇耳汤”,在冬至这天舍药给穷人,祛寒娇耳汤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如今北方还保留冬至吃饺子和羊肉的习惯。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重点来啦,大家都要平平安安度过冬天 1 寒从脚下起,保暖治未病 很多小姑娘追求时尚,冬天穿七分裤、船袜,露脚踝,冻到感冒发烧。寒从脚下起,保暖治未病。人体腿部的三条阴经交汇于“三阴交”,三阴交是治疗小腹问题的大穴,比如妇科病,这个穴位受寒容易引起三阴经循环失调的感冒症状,即三阴外感证,比如没有明显鼻塞怕冷的腹泻、小腹腹股沟疼痛、喉咙痛、低烧...所以冬季一定注意下肢的保暖,预防妇科病,从穿长筒袜、长筒鞋做起。 冬至后更冷,仍要注意去寒就温无泄皮肤,衣着保暖,饮食温热。葱白汤依然是风寒感冒的克星,往期文章有具体的做法和使用禁忌。 2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上班族们做不到晚起,尽量做到早睡,让肾在冬季可以好好收藏,以待来年生机勃勃、蒸蒸日上。 3 饮食有度,不宜过多 冬季阳气入阴,体表四肢和六腑的气血相对于夏天要弱很多,六腑的消化能力也就大打折扣,饮食应以温热为主,适量饮食。即便冬至一阳萌动,六腑的力量还是相对弱小。 天地一阳萌动,所以养生也要开始注意身体的阳气生发,起床后打打八段锦、太极拳等等项目,也要进入作息日程了。 对于手脚冰凉的小伙伴,微博里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泡脚,依旧是对抗严寒的法宝。 文 草民网课学员 排版 胆小鬼 附: 当归生姜羊肉汤(冬季新款): 当归5g,花椒3g,枸杞3g,生姜15g,食盐、香菜、葱花或蒜苗适量。没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同时畏寒怕冷、容易外感、瘦弱无力的人群,如果喝了没有不舒服就可以在冬季经常煮了喝。如果是大便干结、畏寒怕冷、瘦弱无力,但是没有口干舌燥,可以加量当归、枸杞,配合吃生萝卜条。上热下寒的人群,要加量当归。此方对津液的需求比较大,一般的食材又很难补五脏层面的津液,所以不推荐阴虚火旺(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干痛)的人群服用。 泡脚方: 艾叶30g,花椒3g,红花3g(买最便宜的),细辛6g,吴茱萸6g,以上药材放在洗脚盆中,直接加开水,大概没到三阴交穴以上即可,等到水温降下来就可以泡脚了。水温低了就加开水,泡到额头后背微微出汗就可以,不能出大汗。适合老寒腿、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强直、手脚冻疮、脚气、手足冰冷、痛经、腰膝冷痛...各种虚寒性问题。如果泡了心慌气短、喉咙干痛,减少频率和药量,如果还是不舒服,就不适合泡脚了。 往期精彩内容 出汗可以排毒? 今天来“格一格”西红柿 花生花生,落花而生 大蒜的功效与作用 育儿儿歌,值得拥有 古代的天干地支历法 草民学堂 “症”与“证” 更多精彩音频内容 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huisuana.com/hhstp/10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用药八阵图很强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